阿賈克斯財經網>財經觀點>工資不漲,房價也不漲,其他商品卻都在漲價,背后原因是?

工資不漲,房價也不漲,其他商品卻都在漲價,背后原因是?

文:十夏

4月15日,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2年3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銷售價格變化情況。數據顯示,一線城市房價環比仍在上漲,但增幅已經下降。二線城市新建商品房價格環比保持平穩,二手房銷售價格和三線城市房價環比仍有下降,但降幅收窄。

數據還顯示,2022年3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5343.35萬平方米,銷售均價約9300元/平方米。隨著國家對房地產市場出臺的調控政策,房價上漲趨勢得到有效抑制。然而,就在國內房價停止上漲之后,國內物價卻出現了大幅反彈。

無論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蔬菜、汽油等,還是實體經濟所需的鋼鐵、煤炭、石油、各種有色金屬等,價格都在快速上漲,導致人們由過去買不起房到現在的連基本生活都壓力山大的局面。

房子作為一項貴重資產,能買得起的老百姓相對來說還是少數,但蔬菜類等農產品是人們的生活必需品,其價格變化影響廣泛,尤其是對中低收入群體。再加上疫情,整體經濟環境都不景氣,各行各業的利潤可以說是微乎其微。

很多企業要么受市場行情影響,要么受國家調控影響,都賺不到多少利潤,那么員工的工資就會相對降低。因此,也就出現了很多抱怨的聲音,說市面上什么都在漲,卻唯獨工資不漲。

事實上,這些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受到了多方面的影響,一方面是由于貨幣過剩,另一方面是受國際物價上漲的影響。但主要原因是房價被控制后,蓄水池作用減弱,大量資金流入商品市場,導致商品價格大幅上漲。

在過去,當房地產市場保持穩定上升趨勢時,即使國家超發了貨幣,這部分貨幣也會在市場調控下自發流入房地產市場。這樣,多余的貨幣既能刺激經濟發展,又不會引起通貨膨脹。然而,自從國家對房地產進行調控后,房地產的盈利效應明顯減弱。

如果沒有盈利效應,大量資金將無處可去。因此,必須要找一個實物作為載體繼續流通,那相應地就會流入到其他商品當中,從而導致其他商品價格快速上漲。事實上,每個國家為了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,都會在一定階段發行超過市場需求的貨幣。

在發行一段時間后,就會進行貨幣引流,也就是金融管理調控過程中所說的“蓄水池”。在資金回籠的過程中,商品價格會在可控范圍內上漲。我國房地產市場就發揮了這一作用。當“蓄水能力”達到一定水平時,高層就會采取調控政策穩定市場。在“蓄水池”的引流即將結束之前,能力減弱之后,一些資金自然會轉向其他領域。

那么實體經濟就成了首選,盡管近年來國家一直在強調發展實體經濟,但不可否認的是,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虛擬經濟的不斷發展,實體經濟被擠占了大量的生存空間。越來越多的實體店選擇轉戰線上,讓原本應該流向實體經濟的多余資金流向了電商領域。

而電商有一個最大的優勢,就是連接了消費者和生產者,消除了中間商。但最大的劣勢就是,電商過于發達后,商家和消費者最終都會淪為平臺收割的羔羊,給平臺打工。

不管是美團、淘寶、京東還是拼多多都是如此。由于平臺的強勢地位,實體經濟的利潤被大大壓縮,實體陷入了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惡性循環局面。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,自己住的地方附近的商店很多都關門或者轉讓了。

社會上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實體不賺錢,自然就不會將錢投資于實體業務。長此以往,大量閑置資金就需要選擇自己的去向,這就給股市帶來了生機。讓股市成為像房地產一樣可以容納大量資金的蓄水池,也是國家為何不斷鼓勵儲蓄和其他資金進入到股市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如果股市長期走牛,大量房地產資金可以流入股市,這也是對股市的提振,國外發達國家也都是這么做的。但現在的問題是,國內股市的市場體系并不完善,波動頻繁。除了一些長期

股市的企業家或學者外,投資股票對于普通人來說是一件風險很大的事情。

股市的多變是常人難以輕易涉足的領域,瞬息之間就有可能血本無歸。如果我們想要一個穩定的市場環境,那么實體經濟必須重新崛起。上市公司也是靠業績賺錢的,如果公司業績受損,對股市也是非常不利的。

我們經常看到一家家公司陷入困境,股市暴跌的消息。因此,如果相關制度能夠完善,股市能夠長期上漲,將對價格上漲起到明顯的抑制作用。

如今,房地產市場已經無法吸引資金流入。而實體經濟又非常疲軟、股市又充滿風險,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超發的貨幣只能流入商品市場,就導致了近期商品價格大幅上漲。在這種情況下,每個人都應該想好應對的措施。

本文轉自:阿俊聊財經


友情提示:
1、本網站內容和圖片僅為個人學習、研究公益之用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馬上處理。
2、本網站所刊載的所有信息僅供參考,不用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,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。

相关内容